井冈山机场党委组织学习《准则》和《条例》
但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这种预测有疏漏。
联合国报告显示,非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比想象中更加脆弱。拥有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刚果盆地热带雨林的非洲在促进二氧化碳吸收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广袤的非洲是动物的天堂。2005年,中国举办了首期非洲国家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研修班,19个非洲国家的23名环境高官参加培训,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也标志着中非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将把帮助非洲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中非合作首要项目。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6米,峰顶终年积雪,被称为赤道雪山奇观。埃塞俄比亚、加纳、摩洛哥、塞拉利昂等国正在开展太阳能、风能、小型水电和生物质发电等能源建设项目。
非洲光照充足,发展和利用太阳能技术将为非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塞内加尔、马里、尼日尔等国已经开始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郭大爷向记者介绍,2008年新光一村、三村和八村曾经得到了100多万元的经济补偿,从今年开始镇里承诺每人每年补偿4000元,然而这些补偿款却远远达不到村民们的要求。
包头是草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结合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包头成为中国西北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但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包头周边的环境也受到了严重污染。据了解,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村民早已不再饮用,而是花费大约每吨3元的水费从附近铁路部门买水维持生活。如果不是同行司机提醒,记者很难把这个地方和稀土这么珍贵的资源联系起来。[page]生态环境污染威胁村民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尾矿库水的渗漏已经对周围5个村子、3000多户农民造成严重影响,两万多亩耕地无法耕种。
专家介绍,钍元素的开发利用有极其广阔的前景,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能源工业的发展方向,国际上早已尝试将钍作为核燃料进行发电。进入新光一村,村口小卖部几位闲聊的大爷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七嘴八舌地向记者讲述着污染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他告诉记者,如今这里是菜窖变水窖、菜地变碱地。同行的司机张师傅介绍说,春天和冬天的风很大,这些沙粒会随风飘散。明渠到尾矿车间后,几根粗大的钢管继续指引着记者向尾矿坝走去。记者在包头调查过程中发现,包头市区环境还算优美,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但包头郊区周边的污染却异常严重,用触目惊心来形容并不为过。
说着话,郭大爷把我们领到了一家农户。在另一家农户,记者看到了相似的情况,几颗苹果树已经干枯,主人撕下树皮向记者抱怨:20多年的树了,一年不如一年,现在根本就不结果子了。怎能让宝成了害?据有关部门介绍,包钢尾矿库周长13.6公里,呈椭圆状,占地近20平方公里,现存约1.7亿吨尾矿,其中含930万吨稀土资源,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稀土湖。大坝南侧的坝基上,很多水泥电线杆也已经被掩盖了大约一半。
中国稀土之父、著名物理化学家徐光宪表示,自从包钢1959年建厂以来,钍的回收利用率几乎为零,其放射性污染直接影响包头市和黄河。有专家建议,未来可以尝试关闭白云鄂博的稀土矿,合理利用包钢的稀土湖,将其南边相关区域整合为原料基地,北边相关区域整合为产品深加工基地,围绕尾矿坝形成一条完整产业链,充分挖掘这座资源宝库。
对于污染,政府和包钢没有赔偿吗?记者问。徐光宪呼吁,国家要明确白云鄂博主东矿是以稀土和钍为主共生矿的定位,在此基础上重视钍资源的回收,保护包钢尾矿坝。
这是为了排水减轻大坝的压力吗?似乎看出了记者的身份,这位工作人员含糊地表示,水管是为了由下往上抽水用的,但是记者却始终没有找到抽水的痕迹。过量摄入氟对于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骨质疏松,掉牙,骨骼变形,对人畜都有影响。站在包头钢铁集团尾矿坝上,负责看守尾矿坝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院主人随手打开了家中的菜窖,约1米深的菜窖里面也积满了水。而水被完全蒸发掉的地方,矿渣则变成了灰色。我们这里原来是包头的蔬菜基地,全村人都是靠地吃饭的,现在土地都变成了盐碱地,不说没有庄稼可以种了,人得病的还很多,这么点钱根本不能保障我们的生活。
继续前行,每隔大约200米左右,一根直径约10厘米的白色圆管便从大坝上伸出。房屋的倒塌也困扰着这家人,主人把倒塌的房舍当做羊圈,里面都是水,当记者进入羊圈时,女主人正在心疼地摆弄着家里唯一的一只羊,不知道羊是病了还是被水泡的,任凭主人怎样帮扶,这只羊始终没有站起来。
村中的空房比比皆是,房前贴着出租的告示,那是为外来打工者与私人炼铁厂的职工准备的。从理论上说,如果把全国的发电厂都关闭,用尾矿库里的钍元素来发电,可供全国使用200年。
在一位郭姓大爷的引领下,记者走进了这个村。记者沿大坝从北到南行走,看到一根直径150厘米左右的大钢管围绕在坝顶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向坝内伸出3根直径20厘米的小钢管。
在距离尾矿坝仅一两公里的打拉亥村,记者采访了一位牛倌。因为水流的冲刷,大坝的底部形成了一条宽约1米的明渠,水的颜色和之前选矿厂流出的红色很相似。记者向灰色的沙丘走了几步,整个脚都陷了进去。记者登上尾矿坝,近距离观看尾矿库,只见各污水管道都输向这里,景色和海边相似,只不过海边的沙滩应该是白色的,海水应该是蓝色的,但这里的沙滩是黑色的,水是红色的,这种红色和记者之前在排污的沟渠中看到的水的颜色几乎一模一样。
在包钢尾矿坝内还有大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钍。说起此事,郭大爷很激动,水位上涨了啊,我们村的地都被泡坏了,很多家的房子都出现了裂缝和地陷,前几年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还因为房子倒塌受伤了呢。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每年7月~8月包头雨季到来之时,洪水将卷席着从尾矿坝渗出的水,经山水渠排入黄河。尾矿如果流入黄河将对黄河造成严重污染。
从稀土资源开发的角度,这个尾矿库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人选择去别处讨生活,有人被迫留下,在被迫留下的人们眼中,出去的人是有本事的。
当问及老人的经济来源时,老人的回答颇令人玩味,就靠放牛啊,有的牛产奶,奶站把收的奶再送给包钢的人喝。记者在现场看到,尾矿库对周边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而且距黄河干流最近处的直线距离仅8.83公里,在尾矿坝西面不足20米的地方便是黄河支流,当地人称为山水渠。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尽管学界一直呼吁政府重视包钢尾矿坝钍核素辐射危及包头周边及黄河问题,徐光宪等15名院士的联名上书也曾两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内蒙古自治区及包头市亦重视包钢尾矿坝的环境隐患,但包钢尾矿坝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缓解。他们告诉记者,虽然留下还要忍耐污染,但离开则连仅有的耕地也会失去,搬走就没有了生活保障。
记者看到,在仍然潮湿的地方,矿渣近乎黑褐色。徐光宪称,开采出来的9.5万吨钍,有7万吨依然沉睡在包钢的尾矿坝中,2.5万吨在废气、废渣、废水中损失掉了。
这里经历过地震吗?看到随处可见的房屋都有开裂的情况,记者不禁问。尾矿库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包头处于地层断裂带,一旦出现大地震或者大规模降雨致使尾矿坝决堤,后果将不堪设想。
水渠里的液体呈乳白色,冒着热气,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味道。一些污水经过的地方,被风干后的地面呈黑灰色。
【有关井冈山机场党委组织学习《准则》和《条例》】相关文章:
2 .广州开通往返安曼航线
6 .光伏并网还缺配套政策
11 .四光伏巨头在美遭退市警告
12 .英利光伏亏钱兼营“卖菜卖肉”
19 .中国光伏2.0时代“破冰”新思考
20 .三亚空管站圆满完成对南山AMS二次雷达及马岭SELEX一二次雷达的年维护工作
22 .以色列创新分布式塔式光热发电技术
27 .直面更多的航班 更多雷雨的未来——航空气象与飞行活动的未来
30 .企石建131亿元光伏投资项目